大國相

余人

歷史軍事

轟隆!
二百五十時速的高鐵如同突然撞在壹面銅墻鐵壁上,時間仿佛突然慢了下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19章 關於盛世

大國相 by 余人

2022-7-17 14:50

  李府,書房中。
  李春芳伸手抄起茶盞,面對著滿臉震驚的林晧然,嘴角泛起壹絲苦澀,但心裏忍不住生起了幾分得意。
  跟著這個妖孽相處這麽多年,朝堂的陰謀詭計皆是出自於對方的精妙布局,連同那頭老狐貍徐階都被攆走。
  只是如今,他做了壹件足以向兒孫吹噓的事情,便是讓這位林文魁的臉上罕見地露出了震驚之色。
  很顯然,對方在來之前根本沒有猜到是自己將李燾的奏疏泄漏出去,算是被自己小小地算計了壹把。
  “元輔大人,此事必然會觸怒皇上,皇上怕是要追究,此不知意欲何為呢?”林晧然的心裏久久不能平息,顯得不理解地詢問道。
  李春芳的手捏著茶蓋子輕潑著滾燙的茶水,顯得雲淡風輕地詢問道:“林閣老,妳是覺得老夫這般做法有害無利,可是如此呢?”
  “不錯!此等做法對元輔大人不僅沒有益處,而且事情若是追究起來,恐怕還會牽扯到元輔大人身上!”林晧然迎著李春芳詢問的目光,顯得壹本正經地道。
  其實有壹句話他沒有說,若是隆慶查到捅破這件事情的人是李春芳,那麽李春芳恐怕是坐不穩首輔的位置了。
  隆慶可以容忍壹個名不經傳的禮部主事攻擊於他,但如果知道堂堂首輔在後面推波助瀾,那麽他如何還能善罷甘休?
  正是如此,李春芳這個舉動讓林晧然完全是看不透,這個做法沒有任何的政治收益,反倒很可能會搭上自己的前程。
  若不是李春芳親口承認,林晧然還真的猜不到此事是李春芳泄密,卻是攪動這場風波的幕後黑手。
  李春芳輕呷了壹口茶水,顯得認真地詢問道:“林閣老,很多官員都已經在歌頌現在是盛世,卻不知妳覺得可是如此?”
  “現在的朝廷財政只不過剛剛有所改善,大明離盛世……甚遠!”林晧然冷哼壹聲,便是認真地回應道。
  盡管在他的“輕賦稅”、“刁民冊”和“重工商”的政策下,大明的經濟明顯得到改善,但離他心中的盛世還差之甚遠。
  遠的不說,現在大明的財務仍舊是入不敷出。雖然刁民冊、市舶司和商稅都加大了財政收入,但水利工程的開支、宗藩祿米和軍費都是壹筆龐大的支出。
  現在想要達到盛世的水準,那麽至少有壹個健康的財政,面對地方的災情能夠有足夠的太倉銀應對,只是現在卻還遠遠達不到。
  李春芳知道林晧然是壹個有遠大抱負的人,顯得推心置腹地道:“雖然皇上小事由我們內閣裁定,但每逢大事卻從來不敢拿主意,所以咱們內閣所提的壹些改革措施要麽被拒要麽被拖著,根本得不到施行!”
  “元輔大人,咱們的皇上便是這種怕事的性子,早前明明已經答應我要削減宗藩祿米,結果拖到現在都沒有個結果!”林晧然的嘴角泛起壹絲苦澀,顯得十分無奈地道。
  這話其實是半真半假,雖然他嘴裏有埋怨隆慶的意思,但心裏卻是十分清楚隆慶根本不會讓削減宗藩祿米的方案通過。
  任何壹場重大的改革,其實都是將資源從壹群人轉移到另壹群人身上,而想要將利益轉到底層百姓身上無疑會遭到地主階層的強烈反對。
  雖然現在的內閣可謂是大權在握,只是他們得不到隆慶的有力支持,內閣亦不敢觸碰到地主階層的根本利益。
  亦是如此,現在的內閣所做的事情雖然很多,但並沒有根本性地改變這個王朝,甚至連宗藩群體的利益都無法觸碰。
  李春芳知道跟聰明人不需要說得太細,便是發出感慨地道:“聖人壹直說欲速則不達,但而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再這般拖下去,恐怕大明朝的現狀仍舊無法得到根本上的改變,離盛世怕是遙遙無期了,老夫可是還想要看壹眼盛世呢!”
  雖然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狀元郎,因青詞而得到嘉靖的七次中旨提拔而入閣拜相,創造壹個詞臣晉升的小神話。
  只是他現在已經是六旬的老人,若是隆慶再拖上十年,那麽他恐怕真的要“家祭無望告乃翁”了。
  林晧然的心裏微微壹動,當即便是猜測道:“元輔大人,妳此次故意捅出李燾奏疏的內容,便是故意戳破皇上沈浸在聖主明君的幻象,想要以此逼迫皇上同意改革,為百姓多做點事情來挽回名聲?”
  “不錯!咱們的皇上過得太安逸了,若是不能給他壹點壓力,他還做著聖主明君的美夢!”李春芳贊許地望了壹眼林晧然,然後長嘆壹口氣道:“老夫希望此次能給皇上澆壹盆冷水,讓皇上明白現在不能再拖,如果還想獲得好聲名,那就應該拿出帝王的魄力為百姓做壹些實事!”
  站在門口的李茂年雖然在把風,但亦是聳著兩只耳朵傾聽裏面的談話,心裏卻是生起了壹股自豪感。
  “元輔大人,妳其實不必如此激進的,若是真鬧起來的話,局面就很難控制了!”林晧然沒想到李春芳竟然有舍生取義的魄力,卻是認真地規勸道。
  其實李春芳說得並沒有錯,現在內閣看似順風順水,但在大的事件上卻是有心無力。
  隆慶雖然將處理政事的權力交給他們,但亦是同樣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和後果,對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事情向來都是避之不及。
  李春芳輕輕地搖頭,顯得立場堅定地道:“其實妳不來找老夫,老夫亦會前去找妳,此次老夫的意已決!別人或許控制不了這個混亂的朝局,但妳林若愚卻是可以,亦相信妳能為大明開創盛世!”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亦不可能十成把握控制住局面!”林晧然輕嘆壹聲,而後認真地提議道:“元輔大人,現在這個事情著實不好控制,好在事情還有回旋的余地,或可讓李燾來扛下皇上的怒火!”
  由於李春芳已經將李燾的奏疏散播出去,卻是註定要惹怒隆慶。只是現在若是將李燾推出去,由李燾來扛下泄密的責任,還是能夠息事寧人。
  李春芳知道林晧然是壹番好意,但還是堅定地搖頭道:“林閣老,妳無須再勸,此事老夫會壹力承擔!大明不是僅有妳林若愚想要改變大明,老夫亦想要出壹分力,想要咱們大明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想要大明進行壹個盛世!”
  經過這些年的相處,他亦是看到了林晧然那份為民請命的決心,更是重視著天下百姓的生計問題。
  跟著只會侃侃而談的徐階不同,林晧然做事顯得更加的務實,而京城嶄新的面貌亦是說明了壹切。
  雖然通過削減賦稅和加征商稅等手段改善了大明的財政,只是他們想要更進壹步之時,隆慶卻成為了盛世的最大障礙。
  隆慶壓根不重視宗藩早已經是大明身上的毒瘡,更不理會大明百姓如何才能過上好日子,卻是只想躲在後宮中紙醉金迷,更是時不時向戶部索要大筆的錢銀。
  而今,李燾的奏疏給了他壹個契機,壹個能讓隆慶自省的機會,壹個能讓大明開創隆慶盛世的時機。
  “元輔大人,妳這般做的代價太大了,要不由我們內閣壹並承擔吧!”林晧然猶豫了壹下,還是進行勸阻道。
  李春芳的眉頭蹙起,當即搖頭否決道:“萬萬不可!若是真由內閣承擔,那麽皇上心裏頭的惡氣無法消除,必定會更加針對於內閣,此後更加不會同意改制之事,反倒是跟內閣處處唱起反調了!”
  “元輔大人,妳當真要走這壹步嗎?”林晧然知道李春芳說得有道理,但還是於心不忍地詢問道。
  李春芳輕輕地點頭,顯得充滿期待地道:“老夫的心意已決!只是老夫離開京城後,還請務必保持初心,壹定要替大明開創壹個盛世!”
  若說早些年,他跟林晧然還存在著壹些陣營問題,但隨著雙方的握手言和,他們心裏都裝著百姓,擁有壹個開創盛世的願望。
  只是很可惜,他們攤上了壹個只懂得貪圖享樂的皇上,偏偏這個皇上還自以為自己是聖主明君,故而只能是給隆慶潑上壹盆冷水。
  “開創盛世乃下官所求,定不負元輔所望!”林晧然迎著李春芳的目光,亦是認真地做出承諾道。
  在兩人交談之時,外界宛如是炸開了鍋壹般。
  李燾的那份奏疏迅速在京城傳開,因奏疏主要攻擊隆慶“酒、色、財、氣”四項,故而被好事之人稱為《酒色財氣疏》。
  雖然《酒色財氣疏》遠不及海瑞《治安疏》罵得那般過癮,但內容亦算是十分勁爆,特別攻擊隆慶的四處要害顯得有理有據。
  “縱酒則潰胃,好色則耗精,貪財則亂神,尚氣則損肝。”
  “皇上誠貪財矣,何以懲臣下之饕餮;皇上誠尚氣矣,何以勸臣下之和衷。”
  “今為鰲山之樂,必縱飲,必耽聲色。皓齒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膿,腐腸之藥。”
  ……
  在京城各大酒樓和茶肆中,文人士子亦是節選著奏疏中的壹些有趣的句子侃侃而談,發表著各自的看法。
  特別“今為鰲山之樂,必縱飲,必耽聲色”被眾人所熱議,雖然這話邏輯存在不嚴謹,但大家壹致認為沒有毛病。
  隆慶在西苑造鰲山燈早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卻是按著李燾的邏輯,相信“鰲山燈”和“酒”、“色”脫不了關系。
  正是如此,在這壹道奏疏傳播開來後,很多百姓對隆慶的好感直線下降,開始重新審視這位酒色財氣的隆慶帝。
  事情造成如此惡劣的影響,這個消息自然傳到了皇宮。
  早將《酒色財氣疏》拋之腦後的隆慶得知這個事情,不由得勃然大怒,特別此刻正在喝酒欣賞歌舞表演,此時越發的心虛和憤怒。
  砰!
  隆慶先是將手中的黃金酒杯擲於地上,接著壹把將案上的美酒和佳肴掀翻在地,然後不解恨地壹把將旁邊的燈架狠狠地踹了壹腳。
  燈架被踹翻,三盞燈壹並倒下,其中壹盞燈剛好點著了旁邊的青色帷幔,火勢沿著帷幔往上熊熊地燃燒起來。
  “皇上,快逃!”張福看到這個情況,當即便是大喊壹聲道。
  隆慶看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意外,顯是楞了壹下,卻是顧不得心中的熊熊惱火,便是扶著自己的皇冠狼狽地朝著外面跑去。
  在殿中跳舞的十余名女子看到帷幔的火勢,頓時花容失色地尖叫起來,而後急忙轉身朝著宮門外逃去。
  只是呆在這裏的人光顧著倉皇出逃,卻是沒有人主動進行滅火帷幔上的火勢,致使火勢進壹步擴大。
  馮保帶著壹幫太監趕到的時候,雖然能夠防止萬壽宮的火勢進壹步蔓延,但已經無法遏制萬壽宮裏面的火勢了。
  很快地,這壹座由徐階父子重建的萬壽宮被這場大火所吞噬,而世間自此再無萬壽宮。
  “該死!該死!查,查是誰將奏疏的事情捅出來的,是誰要跟朕作對,朕壹定不會饒恕於他!”隆慶看著被大火所吞噬的萬壽宮,卻是將所有怨恨疊加起來地咆哮道。
  張福感受到了隆慶前所未有的怒火,當即便是恭敬地領命道:“遵命!”
  只是不管隆慶如何的憤怒和咆哮,卻是無法挽回剛剛的那解恨的壹腳所造成的後果,現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在西苑的寢宮被大火吞噬。
  歷史仿佛再度重演壹般,萬壽宮再度付之壹炬。不過這壹次不是跟尚美人躲在床上玩煙花的嘉靖,而是因憤怒而踹燈的隆慶。
  好在,現在的西苑幾乎棄用,萬壽宮只能算是隆慶的臨時寢宮,倒亦不用再勞民傷財地重建,更沒有為了討好皇帝而不計財政開支的徐階。
  隆慶當晚灰頭土臉地返回乾清宮,次日在乾清宮宣召五位閣臣,自然不是為了昨晚萬壽宮失火的事情,而是李燾那份大逆不道的《酒氣財氣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