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相

余人

歷史軍事

轟隆!
二百五十時速的高鐵如同突然撞在壹面銅墻鐵壁上,時間仿佛突然慢了下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88章 大暴雨

大國相 by 余人

2022-7-17 14:50

  西苑,西門。
  隨著廷議的時間臨近,越來越多的高級官員聚集到這裏。
  原本大家都不急於入內,都是在這宮門前的廣場中閑聊。只是看到烏雲鋪天蓋地而來,東邊又傳來了壹陣滾滾的雷聲,亦是匆匆進宮前往紫光閣。
  紫光閣建於正德年間,原本是射獵的休息之所。隨著嘉靖遷至西苑,這裏成為廷議和廷推的所在地,三年壹屆的殿試亦是選擇在這裏舉行。
  壹幫京城三品大官看到有幾滴雨點落下,知道雨水很快降臨,為了不成為落湯雞,他們亦是不顧形象地匆匆奔走。
  哎呀……
  刑部左侍郎錢邦彥終究是老了,在路上摔得壹個狗啃屎,還啃掉了壹顆門牙。
  刑部尚書黃光升不知是出於跟徐階關系穩固的考慮,還是顧及到刑部的顏面問題,卻是跑回來扶了錢邦彥壹把。
  “快點!快點!雨來了!”
  有的官員已經先壹步到了紫光閣,亦有的官員卻是頂著雨水跑來,而這紫光閣宛如壹個溫暖的港灣般。
  轟隆……
  在幾個雷聲之後,壹場夏季的大暴雨如期而至。
  黃豆大的雨滴拍打在西苑的宮殿和宮道上,這些雨水很快就匯集成流,朝著低窪處流去,最終進入大液池中。
  太液池是北海、中海和南海的統稱,占據著西苑的大半面積。在這場暴雨的肆虐下,湖面顯得坑坑窪窪,彌漫起壹層薄薄的霧氣。
  這個時代的人無疑是渺小的,哪怕是位高權重的朝堂高官,在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暴雨之時,亦是紛紛出現了狼狽之相。
  特別是被雨水淋到的官員則是解開烏紗帽,站在屋檐下抖掉身上的雨水,同時在這夏天感受到了壹股冷意。
  主持此次廷議的是吏部尚書吳松,另外嚴訥和李春芳亦是前來旁聽,至於首輔徐階和次輔吳山則是不見身影。
  進到紫光閣的官員則先是向兩位閣老問好,而後又是跟著吏部尚書胡松打招呼,這才跟著相熟的官員進行了閑聊。
  支持刁民冊和反對刁民冊已然是形成了兩大陣營,由於高拱公然支持刁民冊,令到形勢無疑是有利於支持刁民冊這壹個陣營。
  正是這個原因,刑部左侍郎顧不上摔掉門牙的疼痛感,卻是第壹時間找上了嚴訥表達著他對此次廷議的那份擔憂。
  雖然他確實已經老了,但那份上進心始終沒有壹絲改變,胡松都能出任吏部尚書,他謀壹個戶部尚書並不過分。
  “無妨,咱們先靜觀其變吧!”嚴訥的麻子臉沒有過多的表情,顯得氣定神閑地回應道。
  錢邦彥看著嚴訥如此不著緊,心裏頭腹議了壹句,又是主動找上了李春芳道:“李閣老,元輔大人今在何處,可有什麽良策?”
  “今日的奏疏頗多,元輔大人在無逸殿那邊票擬奏疏,倒是沒有多說什麽,讓我等如常參與廷議即可!”李春芳臉上保持著恰到好處的微笑,顯得得體地回應道。
  他的資歷雖然沒有林晧然那般的離譜,但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在這裏仍舊“淺薄”,比錢邦彥已經是晚了四屆之多。
  錢邦彥聽到徐階竟然是這種消極的態度,心裏不由得泛起嘀咕地道:“這是要認輸嗎?”
  不過想著徐階當年跟嚴嵩相爭之時,徐階經常都是采用消極的態度對待,雖然心裏感到壹種深深的無奈,但這個做法確實很徐階。
  外面的大雨傾盆,令到殿中的光線顯得很昏暗。
  幾個小太監對此似乎早有準備,卻是第壹時間點燃蠟燭照亮了這裏,令到這座宮殿顯得敞亮起來,顯得多了壹些溫馨。
  身穿壹品官服的工部尚書雷禮此刻負手站在殿外,卻是微微地蹙起眉頭望著眼前的大暴雨。
  他倒不是擔心這次刁民冊廷議的結果,而是擡頭望向東南邊,這場暴雨無疑給他修建紫宸新宮帶來了困擾。
  之所以嚴嵩倒臺後,他這位工部尚書仍然能佇立在朝堂之上,憑的正是這手過硬的督促工程的本領。特別是看到嚴世蕃、胡宗憲和鄢懋卿等人的下場,令到他更加的小心謹慎。
  只是經歷了這麽多,特別是得知嚴嵩的下場,他心裏突然生起了壹種倦意。
  壹直以來,他可謂是兢兢業業地替皇上修建各種大型工程,這裏眼睛所及的宮殿有近壹半都是出自他之手。
  但他心裏卻是清楚,為了修建這些宮殿。不說地方的百姓如何,哪怕是順天府亦是不堪“提編高於正稅”的折磨,因此順天府很多百姓紛紛選擇背井離鄉。
  卻是這時,殿內突然傳出壹個聲音道:“咦?大司農怎麽至今都沒有到場?”
  在聽到這話後,大家這才發現戶部尚書林晧然竟然還沒有到來,不由得微微地愕然。
  雖然作為領太子太保銜的戶部尚書確實能端著架子來晚壹些,但其他五位尚書都已經到場,且廷議的時辰眼看就要到,林晧然仍舊不出現就顯得不合適了。
  哪怕今天是下了大暴雨,但這可是廷議,他頂著雨亦該按時到來。
  楊博在意識到林晧然果真沒有到場之時,卻是當即挖苦地道:“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林尚書恐怕是遇到什麽事不能按時過來,咱們要不要到無逸殿請吳閣老過來?”太仆寺卿盛汝謙卻是提議道。
  若是沒有壹個足夠份量的人坐鎮,事情無疑會產生壹些變數。只有林晧然和吳山中的壹個到來,那麽眾人才能形成壹個合力,從而順利地取得本場廷議的勝利。
  “來了!來了!”
  正當大家猶豫著要不要請吳山的時候,光祿寺卿江治看到壹個身影頂著大雨匆匆跑來,如同找到主心骨般地興奮道。
  眾人看到林晧然到場,亦是紛紛來到殿門前,準備迎接刁民冊的主導者戶部尚書林晧然。
  待到來人進到殿中,那張臉被殿內的燭火照清楚,眾官員這才發現並非是戶部尚書林晧然,而是戶部左侍郎馬森。
  馬森整個人如同落湯雞般,眼睛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卻是在殿中尋找著人,最後將目光落在嚴訥、李春芳和胡松三人身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