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當朱曉松把腦子裏如同亂麻壹般的記憶都捋清楚之後,忍不住就嘆了壹聲,繼而又翻身坐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章 馬從何來?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妳是不是傻?”
  王稟反問道:“咱這是哪兒?是太原!離著西夏近,離著金國的西京道也近,忘了上次金兵要求割讓太原的事兒啦?
  可要是咱太原能出壹個秀女陪在官家身邊,那以後誰還敢說割讓太原之類的屁話?就不怕被枕頭風給傷了?”
  “我看妳才傻。”
  張孝純呵了壹聲道:“自古來這枕頭風是挺可怕的,但是那妳也得看是誰。就當今官家這性子,什麽風也沒有用,要不然妳看看皇後娘娘,朱家可曾因皇後娘娘而發達?”
  被張孝純這麽壹說,王稟卻是搖了搖頭,答道:“那就不是壹回事兒。有個太原出身的娘娘,咱太原的地位就大大的不同了,懂麽?”
  張孝純也懶得跟王稟去爭,只是呵的笑了壹聲後嘲諷道:“可惜啊,妳只有壹個兒子,沒女兒。”
  王稟頓時急了,說道:“我是沒有,可這太原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總能選出幾個合適的來,萬壹就有誰能中選呢。”
  忽的壹拍腦袋,王稟又接著說道:“忘了,忘了,林家不是有個十八歲的閨女?”
  盯著王稟瞧了半晌,直將王稟瞧得渾身都有些不自在之後,張孝純才道:“林家那閨女綽號胭脂虎,能把她六個哥哥都吊起來打,這要是進了宮……”
  “官家又不知道。”
  王稟嘿嘿笑了壹聲,說道:“別說官家了,就算這太原城裏,也沒幾個人知道那胭脂虎的名號,要不是她那六個哥哥不小心說漏了嘴,咱們兩個都不知道,宮裏肯定不知道。
  再說了,就算知道了又能怎麽樣,那胭脂虎再厲害,還能在宮裏發威不成?別忘了,咱大宋的歷代皇後娘娘大多都出身將門,官家肯定不在乎這個。”
  “似乎也行?”
  ……
  汴京城外的歸義軍駐地,蕭諾言正拍著桌子叫道:“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當今官家待我等不薄,現在官家要選妃,正是我等報效之時,又豈能落於人後?”
  “可是……”
  蕭諾言手下頭號馬仔耶律城的臉上現出壹絲為難之色,答道:“族中女子生得不如南人好看,又沒幾個讀過詩書的,就算想以才選都不可得,又如何能入宮去侍候官家?”
  “給本侯去找!”
  蕭諾言道:“去給本侯找,整個族中都找上壹遍,本侯就不信還找不出來壹個合適的!放出話去,只要有哪個女子中選,本侯額外再給她三百精騎當陪嫁,她父母兄弟也會因此而光耀門楣!”
  ……
  太原因為選秀而亂成了壹鍋粥,原本遼國的貴族,現在大宋的歸義軍那邊也亂成了壹鍋粥,大宋壹十五路十四府並二百四十州,再加上最近剛剛收回不久的燕雲地區已經全亂了套,所有人都陷入了壹場選秀的狂歡之中。
  就連許多適齡男子都把目光盯向了那些參加選秀之後落選的女子——
  能參加選秀,說明模樣身段都就比較出彩的,哪怕是沒能進入後面幾輪的選拔,那也不會差到哪兒去,要是能勾搭上那麽壹個兩個的,可不比媒婆說媒要強上許多?
  但是趙桓對此卻只感覺頭疼。
  選秀這種事情,讓孟太後和朱皇後去操心就行,自己堂堂壹國皇帝,什麽樣兒的人間絕色沒見識過,還壹個個哭著喊著的要投情送抱,想想都煩的慌。
  所以趙桓幹脆帶著李綱和楊再興等人溜出了宮去。
  而且自從上次冒充自己的舅子哥嘗到甜頭之後,趙桓就開始壹發而不可收拾的開始了冒充舅子哥之路。
  趙桓這次去的汴京城外的村子。
  皇城司那邊怎麽找那些不得誌的文人然後開啟掃盲班是皇城司的事情,想要把義務教育全面鋪開也不是壹天兩天就能完成的。
  但是汴京城外的村子卻因為近在天子腳下,已經開始了轟轟烈烈建學堂的運動。
  赤著胳膊的青壯肌肉虬結,手中挽著兒臂粗的繩子,大夯在整齊的口號聲中被高高拋起又重重的砸在地面上,豆大的汗珠滴滴答答的從青壯們的臉上慢慢滑落,掉到地面之後又消失不見。
  還有許多已經不再年輕的老人因為已經幹不動這種體力活而選擇去搬運壹些磚石,或者是打打下手,就連莊子中的婦人也是忙著劈材燒水,好保證這些青壯們在忙活完後能吃上壹頓飽飯。
  只有那些說懂事還不夠懂事,說不懂事卻也有些懵懂的熊孩子們在圍著工地來回奔跑,時不時跑到婦人那邊去幫忙或者搗亂,偶爾會因為惹禍被婦人訓斥上幾句,然後又作鳥獸散。
  倒是沒有人在意趙桓壹行人——
  瞧這打扮就知道是汴京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說不定就是路過莊子,搭理他們做甚?
  趙桓輕輕搖了搖手中的春宮扇,笑道:“朕還是喜歡看這樣兒的景象。”
  李綱也點了點頭,附合道:“若非官家,只怕金兵已經成功南下,大宋江山也早已處處烽煙,又何來這般的景象?臣,為官家賀!”
  被李綱這麽壹誇,趙桓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瞧這話說的,誇的多過分?請加大力度!
  然後李綱就加大了力度:“如今官家又大施教化,若大宋百姓真如官家所說那般人人得以讀書,那可當真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說不得,臣等也能青史留名了。只不過……”
  趙桓扭頭瞧了李綱壹眼,問道:“只不過什麽?”
  “只不過,官家說要讓所有的孩童都從小練習騎射,卻是不太現實。”
  李綱微微躬身,答道:“微臣這幾天也壹直在考慮這事兒,卻是越想越頭疼——縱然教員之事好辦,可是馬匹又該從何而來?
  壹處學堂,少說也得有三五匹馬才行,壹個縣中便有數十上百個村子,需要的馬匹數量便不止百匹,推而廣之,壹個州,壹個府,壹個路,卻不知該要多少馬匹?”
  趙桓卻不以為意的道:“當初牟駝崗就有兩萬匹馬,以後自然就能有更多。實在不行,朕還有兩處地方,有著大量的好馬。”
  李綱壹聽趙桓這話,心中頓時就怒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