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叛賊

夜深

歷史軍事

壹壺黃酒,壹碟茴香豆。 黃酒是紹興府的普通酒,茴香豆更是尋常人家四季常配的“過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18章 思州田氏

大叛賊 by 夜深

2022-3-26 21:48

  離遵義成還有五六裏地,已經能夠看到遵義的城墻了,前進的隊伍突然就停了下來。
  等了壹會兒,有人跑著來到高進身旁,用著極底的聲音告訴他張將軍請高進前面去,高進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當即跟著那人朝著隊伍前走去,不多時就來到已經下馬的張渺面前。
  “王爺,前面就是遵義府了,要不要我先派幾個兄弟去探探路再說?”這壹次明面上的談判者是張渺,畢竟他的身份是右相,在高進軍中也算得上位高權重,他代表高進部參加這次談判名正言順。
  但誰都沒想到,實際上高進卻也來到了遵義城,而且還是用這種方式喬裝打扮,裝成了壹個普通親兵的模樣。對於高進的這個決定,原本義軍中幾個重要人物是反對的,尤其是張渺和林娘子等人,但高進卻用壹番話說服了他們。
  高進告訴大家,這次談判雖然他沒抱太大希望,但是卻可以通過這次談判了解各方勢力的情況包括真實意圖,再加上遵義府位置重要,如果高進部向打通貴州道路的話,遵義這個地方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他化妝前去,可以就近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借此機會好好看壹看遵義府的地理位置,以做好之後的準備。
  至於安危問題,高進讓大家不用憂慮,這是四方談判,雖說在清軍的地盤上,可是談判不僅是高進壹方勢力,還有其他三方勢力。大家的勢力眼下都差不多,誰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出不計後果的事來。
  再加上高進是喬裝而行,誰都不認識他,其風險也就更小。壹旦真有問題,那麽高進也可以借著這逃脫遵義返回其部控制區,所以此次前去應該不會有什麽風險。
  就這樣,高進說服了眾人,這才扮成親兵偷偷藏在隊伍之中。而現在,眼看著遵義府就在眼前,張渺忍不住詢問高進接下來應該怎麽做。
  “不必如此。”高進平靜道:“都已經到了這裏,再派人去探路未免得讓人小看了我部,讓人打起旗幟,正大光明地入城就是。”
  張渺遲疑了下,但很快就點頭答應了這個安排,隨後交代了下去。這時候高進叮囑他,從現在開始自己就是普通壹員親兵,有什麽時候壹切由張渺做主安排,千萬不要讓人看出破綻來,至於稱呼也需註意,就像剛才那樣喊他王爺,壹旦在城中被人得知,這就多了幾分風險。
  張渺連忙稱是,見隊伍繼續準備前進,高進重新回到了剛才隊列中,和其他親兵壹般跟隨著隊伍繼續向前。
  小半個時辰後,高進這壹行人就來到遵義城門,早就遠遠見到他們這支隊伍的清軍已嚴守已待,同時還有壹個看似文官的官員在城門等候著。
  上前壹接觸,這才得知這個文官是遵義知府,受貴州巡撫劉蔭樞的命令來迎接他們。雙方交談了幾句後,城門的氣氛緩和了許多,由於是來談判,張渺這支隊伍人並不多,僅僅只有百人而已,這也是各方提前商議好的。
  遵義知府親自領著眾人入了城,至於安置的地方也早就安排好了,是位於城內的壹處,這處地方除了壹個大宅院外,還有幾處平房給予張渺的部下暫居,而其他兩方勢力的安置也在附近不遠處。
  作為談判的主要人物,張渺自然是住進了那處宅院,而大多數親兵各自進了附近的平房,正好可以圍繞著宅院進行保護。至於高進本人,充作張渺的親隨也進了宅院內,等過了好壹會兒,張渺把那遵義知府送出門去後,回到堂中只見高進已坐在那邊等著了。
  “王爺,據那知府所說,其余各方都已經到了,我部是最後壹個到的。”張渺在高進下首先行了個禮,這才開口講道。
  “趙弘燦那邊來的是誰?是郭永麽?”高進問。
  張渺頓時笑著搖頭道:“郭永如何肯來,代表他來的是壹員副總兵和趙弘燦的親信,似乎是個師爺,具體叫什麽名字那知府卻也不知。”
  “土司和頭人那邊呢?”
  “來的是田氏的後人田仁統,還有其他幾個頭人。”張渺回道。
  貴州壹地,原本有四大土司,也正是這四大土司的存在才形成了現在貴州的版圖。
  這四大土司分別是水東宋氏、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播州楊氏。
  這四大土司的歷史悠久,其最早者如水西安氏可以追溯至三國時期,而其他幾大土司先祖早在唐時就存在了。這些土司在貴州壹地把持了幾百甚至近千年的地方政權,歷朝歷代都是當地的土皇帝。
  在前明之時,幾大土司分別受中央政府任命為宣慰司之職,同朝廷所派的官員平起平坐,甚至在真正的權利上來講比朝廷更為強大。
  但俗話說的好,所謂盛極而衰。其中思州田氏在永樂年間就被滅了,至於水東宋氏和播州楊氏亡於明中後期,僅存下來的只有水西安氏。
  可惜的是,水西安氏在二十多年前最後壹任家主死後絕嗣,當時的康熙皇帝順勢停襲,使得水西安氏消亡在歷史長河之中。
  四大土司先後消失,但取而代之卻有壹些小土司和頭人不斷出現,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如他們的先祖壹般牢牢控制著地方政權。
  其中,又不能不提思州田氏。這支古老的土司家族自被前明滅掉了,其後人隱名埋姓,由田改劉,潛隱他鄉,歷經幾代近二百年,直到清初這才恢復了田姓,隨後以壹個“金鴨子”的傳說遮人耳目,借機回歸故裏衙院重新復起。
  康熙時期,田氏出了壹個人物,這人物就是剛才提到的田仁統,此人考中了武舉人,從而由此出仕,然後借用清廷的力量逐漸使其家族開始重興。十幾年的經營,田仁統在地方的勢力逐漸龐大,再加上他田氏的特殊身份,更能得到貴州本地各方的支持,就這樣漸漸成了氣候。
  幾年前天下大亂,大明在南方崛起,田仁統敏銳地察覺到了機會,借著這機會他開始暗中招兵買馬,聚集了不少力量。等到貴州幾方勢力混戰後,田仁統又壹次抓住了機會,聯合了十幾個小土司和頭人組成了聯盟,正式打出了思州田氏的旗號,成了貴州地方勢力的頭面人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