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科技圖書館

孤膽螞蟻

科幻小說

閃電照亮雨幕,穿過透明的窗,讓圖書館的書架,跟著閃電在閃爍。淒厲的雨聲,趕走悶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41章 地震儀面世

科技圖書館 by 孤膽螞蟻

2019-5-22 17:08

  行軍蟻公司的回應壹出來,立刻引來眾多網友的圍觀。圍繞陳默的這句話,又在網絡上掀起爭論熱潮。
  “魯迅說:沈默呵,沈默呵!不在沈默中爆發,就在沈默中滅亡。我忽然發現壹個驚天秘密。”
  “魯迅說:我沒說過這句話。”
  “魯迅不是重點,重點是陳默哪來的自信,說自己是天才?”
  “愛因斯坦說:為了懲罰我蔑視權威,命運也將我變成了壹個權威。我有點相信,陳默就是下壹個權威。”
  行軍蟻公司官方微博下,關於陳默論文的爭論分成三派,壹派力挺,壹派反對,壹派中立。
  反對派占據七成,絕對的上風。無論哪個時候,新事物在沒有證實價值之前,免不了被人質疑。
  理論沒有事實支撐,永遠無法被人信服。加上沒有壹個權威專家願意站出來支持陳默,讓陳默論文的權威性變得更低。
  論文事件,將機器人的熱度壓下,關於陳默論文的爭論,維持在熱度最高潮。地震預測的事情太大,到處都是各種嘲諷的語言。
  別墅,小漁坐在沙發上看著手機,模樣有點悶悶不樂。
  發現她的異樣,陳默放下手中的書,伸頭在小漁的手機上看了壹眼。
  “因為這個不開心?”陳默指著小漁手機裏的新聞。
  “我只是不明白,他們為什麽要冷嘲熱諷,不信就壹笑而過,要發那麽多冷嘲熱諷的言論嗎?”小漁說道。
  “嘴長在別人身上,不用在意。”
  “可是我看著難受。”
  “遲早有壹天,我讓這些新聞,全部變成贊美我的文章。現在難受就別看,以後再開。”陳默笑著拿下小漁的手機:“別躲在屋裏玩手機,去換衣服,陪我出去散散心。”
  沒有理會網絡上的傳言,陳默的生活恢復平靜。
  半個月,網絡上關於陳默地震預警論文的事情,行軍蟻公司再沒有給出任何回應,言論的熱度,也慢慢降下去。
  陳默的論文,依然掛在行軍蟻公司的官網上,還會時不時還會被人翻出來
  地震儀制造的事情,在各種爭論種穩步進行。
  因為是從科技圖書館內得到的技術,沒有技術瓶頸,加上十個機器人日夜不停地趕工,地震儀的制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默哥哥,第壹臺地震儀已經組裝完成。”
  墨女的聲音,讓辦公室內的陳默精神壹震,急忙從辦公室內站起來,朝實驗室走過去。
  這是壹個好消息。
  從拿到地震儀的技術到現在已經快三個月。擁有完整的技術,只是簡單的制造,花了他三個月,這種效率已經特別慢。
  陳默走進實驗室,就看到十個機器人圍住的,高兩米的圓柱形儀器,子彈頭,表面光滑,地上三足鼎立,沒有多余的修飾,樸實無華。
  陳默知道,這個東西,就是粉碎外界質疑的東西。
  “算法寫入了嗎?”陳默在地震儀摸了壹下。
  這個地震儀根據地磁場變化,地熱變化和地震波的變化來預測地震。利用探測到的地刺數據,來綜合計算,達到提前預警的目的。
  這個小小的圓柱形儀器,集合了最先進的地磁場探測技術,地震波技術,還有地熱探測技術,典型的高科技結合體。
  “已經寫入了。”墨女說道:“能夠正常運行,儀器也沒什麽問題。現在只剩下正式測試。”
  “嗯。”陳默點頭:“妳看看哪個地方測試最合適?”
  “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還有幾乎全部的深源地震都發生在這。國外最合適的就是島國附近的馬裏亞納海溝,阿拉斯加,智利,和蘇門答臘。國內最合適的就是藏區高原,這些地方都是版塊的交界處。”
  陳默思索起來,國內好辦壹點,國外測試的難度很大。那些國家,不可能隨便讓他帶這麽大壹個不明儀器進入。
  “通知趙敏上來。”陳默說道。
  陳默的通知下去沒多久,趙敏就帶小漁壹起走上實驗室。
  “這是什麽?”趙敏壹進入實驗室就開口。
  “地震儀。”
  陳默拋下壹個重磅炸彈,不僅是趙敏,連小漁都楞在當場。陳默關於地震預警的論文出來才半個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現在才過半個月,儀器已經出來了?
  “它就是那個讓妳受盡天下嘲諷的東西?”趙敏仔細打量著儀器,想看看到底有什麽稀奇的地方。
  “算是,是根據論文的基本原理制造出來的。”陳默說道:“這是短臨地震預警,理論上,能夠提前五個小時,不過還要看實際操作,這個東西,沒有絕對的。”
  聽到陳默說提前五個小時,趙敏狠狠地吸了壹口氣。若是真的成功,趙敏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震撼過後,趙敏恢復冷靜。她知道,這個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
  也怪不得外界那麽多冷嘲熱諷和質疑,這個技術聽起來太過科幻了。
  “現在完成了?”趙敏問道。
  “完成了,我找妳上來,是想問問,有什麽方法,弄幾臺到國外去測試。”陳默問道。
  “國內不能測試嗎?”趙敏問道。
  “國內也會同期測試,但它的準確探測範圍只有50公裏,需要幾臺同時測試。我準備送它到國外地震活躍的地方測試。”
  “其他國家測試的話,有點麻煩。”趙敏說道:“先不說出關的問題。到了那些國家,肯定會以國家安全為由,將儀器扣下。這是高新科技,哪個國家都不會放過這麽好的機會。”
  “其實還有壹個方法。”壹旁的小漁搭話。
  “說說。”陳默看向小漁。
  “到海洋的地震帶測試,將儀器投放到地震帶頻發的海底。不過這個儀器,想要再撈起來,就有點麻煩。”小漁說道。
  “確實可行。不過海底的情況太復雜,我要對它進行壹些技術改造,畢竟海底可不是陸地上。”陳默說道。
  “這個東西在海底怎麽安裝?”趙敏指著儀器問道。
  “技術方面的事情,我有辦法。妳現在讓人準備十個地震儀的材料,方面的事情,我來安排吧。”
  趙敏和小漁離開以後,陳默才走回辦公室內。
  接下來,這個地震儀怎麽運出遠洋,到達指定地點,還是壹個問題。現在他能想到的渠道,就只有李成之了。
  “墨女,撥通李成之的電話。”陳默說道。
  “好的,默哥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